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讯(记者 张隽 通讯员 闫盼)近日,在石家庄市人民医院的血细胞分离机旁,邯郸市复兴区城管局工作人员郁彬看着那袋承载生命希望的造血干细胞混悬液,这位平日里守护城市道路的“硬汉”眼眶泛红,这场跨越两年的生命之约,让他在城市管理者与生命捐献者的角色中完成了一场温暖的“双向奔赴”。
2023年在单位组织的中华骨髓库入库活动中,郁彬郑重签下志愿捐献同意书。作为公益活动“老熟人”的他,此前已坚持多年无偿献血。“当时就觉得是件好事,没多想就加入了。”他回忆道。此后的日子里,他时常在献血时守望生命的回音。直到今年3月红十字会的一通电话传来配型成功的消息,让这份低至几万分之一甚至十几万分之一概率的缘分,成为照亮患者生命的曙光。
得知配型成功后,家人的支持成为郁彬坚强的后盾。爱人从最初担心传统“抽骨髓”的误解,到了解外周血采集的安全性后舒展眉头;7岁儿子主动要求陪他前往石家庄,“想让孩子看看爱心如何化作生命礼物”。单位领导特批假期,同事们用“你安心救人,工作有我们”的实际行动,为这场生命接力筑起坚强后盾。
为以最佳状态捐献,这位中年人开启健康计划,戒烟戒酒、清淡饮食、坚持锻炼。6月12日郁彬在妻儿陪伴下来到石家庄。在医院的五天里,注射动员剂带来的不适没有动摇他的决心。采集当日四个多小时的静静守候,听着机器规律的运转声,他突然觉得这声音比任何声音都更让人心安。当得知这是河北省第853例、邯郸市第213例成功捐献时,这位北方汉子红了眼眶:“真希望更多人加入,捐献没想象中那么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