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讯(记者 张隽)9月5日上午,邯郸市政府新闻办就邯郸市推进高质量发展·武安篇召开新闻发布会。武安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巩奎永介绍武安市在推进高质量发展方面的有关情况。武安市发展和改革局党组书记、局长郭鑫,武安市科技和工业信息化局党组书记、局长杨海刚,武安市商务局党组书记杨博,共同回答媒体记者提问,实录如下:
邯郸市委宣传部新闻发布科科长 吕志锋:
各位记者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欢迎出席邯郸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新闻发布会。
为进一步加强经济宣传工作,推动高质量发展不断取得新成效的生动实践,由市委宣传部(市政府新闻办)主办的“邯郸市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从今天开始正式启幕。我们将陆续邀请20个县(市、区)相关负责同志走进新闻发布厅,介绍本地在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加大项目建设力度,不断提高投资效益,持续用力扩大消费,持续用力抓好产业发展,持续用力保障改善民生等特色亮点工作,展示各项事业取得的进展成效。
今天举行首场新闻发布会,我们很高兴邀请到武安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巩奎永,请他介绍武安市在推进高质量发展方面的有关情况。同时,我们还邀请到了武安市发展和改革局党组书记、局长郭鑫,武安市科技和工业信息化局党组书记、局长杨海刚,武安市商务局党组书记杨博,他们将共同回答大家关心的问题。
首先,请巩奎永市长作介绍。
武安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 巩奎永:
尊敬的各位媒体朋友:
大家好!
首先,对社会各界、广大媒体朋友长期以来对武安经济社会发展的关心和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
今年以来,面对严峻复杂的经济形势、艰巨繁重的发展任务,武安市锚定“加快建设经济强市、生态新城、幸福武安”为目标,全面加强“六大生态建设”,坚决扛起“挑大梁、作贡献”的使命担当,全力推动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今年上半年,武安市地区生产总值完成431.9亿元,同比增长7.5%,县域综合实力在中郡、赛迪、中小城市研究院3个权威全国百强榜单中,分别位居72名、83名、81名。下面,我简要向大家介绍一下武安市县域高质量发展有关情况:
一、优化产业布局,新质生产力加速形成。把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作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一是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加力实施传统产业绿色低碳转型三年行动,做大做强现代化钢铁等传统产业,冀南二期3座1300立方米高炉和2座110吨转炉建成投产,文安优特钢项目加快推进,太行新能源汽车高强结构钢涂镀板项目全面开工,金鼎重工产品转型提质升级项目主体装备建成,工业领域垂直大模型认定43个,品种钢占比提升至46%。二是加快战新产业培育壮大和未来产业前瞻布局。聚焦“一县一特”,做强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现代物流等产业,福瑞泰智能加工中心、睿泽光伏支架等项目建成投产,启动晋冀鲁豫“千车百站”全域组网新能源生态项目,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2.8%。大力发展文旅康养产业,积极筹备省、邯郸市旅发大会,着力打造“东太行百里画廊”和李家庄、奥隆溪、昆仑峪等重点文旅项目和业态,上半年接待游客587.4万人次,旅游总收入92.36亿元,打造“这么近、那么美,周末到河北”的重要目的地。三是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强化企业创新主体作用,做强35个企业科创平台,普阳高韧性轮辐钢板等18项科技成果有序量产,龙凤山加快申报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新增吸纳京津技术合同成交额2.9亿元,新培育创新型中小企业13家、专精特新企业5家,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企业数量、扣除金额分别增长18.6%、4.45%。
二、增投资促消费,发展支撑坚实有力。一是项目建设提速加力。谋划实施了总投资1401.26亿元的98个重点产业项目,争创省重点项目9个,上半年项目开工率、入库率、投产率均为100%,投资完成率82.7%。二是“双招双引”成效明显。深入对接央企和行业头部企业,总投资131.78亿元的29个项目成功签约,新引进央企三级子公司1家。持续开展“万名学子进武安”行动,上半年引进本科及以上学历人才1676人。三是园区承载更加有力。全力争创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上半年完成产值1047亿元、同比增长10%。大力推进“飞地经济”产业园建设,世界500强企业立讯精密新能源汽车电子配件制造产业园项目实现部分投产,新源动力氢能装备产业园、新金万利冷轧新材料项目加快推进。四是消费潜力有效释放。积极推动消费品以旧换新,带动汽车销售增长32.1%、家电增长39.4%。大力开展“一品一播”,着力打造农村电商、直播带货等消费业态,加快电商经济产业园和智慧云仓建设,“一品一播”公司销售额超两千万元。
三、持续深化改革,动能活力持续增强。一是坚持争先创优。坚持“争第一、创唯一”,积极争取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3个、“两重”项目5个,争列国家级试点5个、省级试点21个,争跑资金10.14亿元。二是创优营商环境。实施“邯郸办事不用跑”升级加力行动,推行12个方面41项改革举措,新增94个容缺办事项,成功入选全省营商环境改革创新试点县(市)。三是加强入企帮扶。落实与企业家“面对面”沟通解难题、企业流动服务团、第三方营商环境调查等机制,流动服务团对企服务120余次,解决问题48项。对入企检查实行清单管理、挂牌公示,进一步做优金融生态,累计落实信贷支持566.39亿元,减税降费7.6亿元。
四、坚持低碳发展,生态环境持续改善。一是持续打好蓝天保卫战。全力实施7大深度减排工程,3家中小企业成功创A,全域大宗物料和产品清洁运输比例提升至82%。聚焦施工工地、道路等9大领域开展扬尘治理,重点区域扬尘问题动态清零,标准化工地创建率100%。二是持续打好生态治理攻坚战。完成60处、1100亩历史遗留矿山生态修复,持续提升水环境质量,洺河近古、牤牛河西佛店、沁河东高河3个考核断面水质达标率100%,扎实推进土壤污染防治,积极争创国家森林城市。三是持续打好绿色低碳发展主动战。推动碳交易市场建设,组织22家重点企业开展碳核查,完成长流程钢铁、水泥企业碳入市账户开立。深化绿色账户创建应用,实施22家企业“绿色资产”盘点,与北京林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合作,加快推动绿色低碳转型发展。
五、统筹城乡发展,功能品质不断提升。一是城市更新步伐加快。实施总投资208.29亿元的33个城建项目,中兴路西延、贾庄大街、贾庄西大街建成通车,富强大街南延、新兴大街北延、西苑污水处理厂、第三水厂等重点工程加快推进,新建及改造各类管网61公里。西苑新区回迁安置房项目顺利交付,33个不动产“登记难”项目全部完成首次登记,44个老旧小区改造有序推进,成功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二是乡村振兴全面推进。建成高标准农田4万亩,粮食种植面积达67万亩。加快推进60个省级和美乡村创建,完成农村改厕5797座。投入衔接资金5220万元。大力发展“一县一品”,成立小米产业创新研究院,申报国家优质谷子产业集群项目,功能蛋产业创新突破、创出品牌,推动产业提质增效。三是基础设施更加完善。加快推进西三环北延、中山大街北延等前期工作,建成综合客运西站项目,实现班线车辆、城市公交和出租车“无缝换乘”。玉带河综合整治项目有序推进,南水北调引江入武工程通水运行,让群众喝上优质长江水。加快推进农村饮水安全及管网入户、农村饮水提升改造、西北部农村规模化供水等5项工程,提高农村人饮安全保障水平。
六、办好民生实事,民生福祉持续增进。一是精准办好民生实事。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新增学位3400个,高考继续实现“清北”双突破,职教对口升学连续25年全省第一。着力建设健康武安,中医院新院区项目加快推进,市医院与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实现战略合作,邯郸市中心医院武安医院揭牌成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新增城镇就业5662人,失业人员再就业1157人,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648人,完成168户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任务。二是提升社会治理效能。推进信访工作法治化建设,认真落实“各级书记解难题”信访工作机制,强化社会治安整体防控,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刑事警情下降16.6%,治安警情下降29.8%。三是筑牢安全稳定底线。扎实做好安全生产工作,认真落实“三个概率”管理要求,全市工矿商贸行业领域未发生安全生产事故,森林防火实现“零伤亡”。扎实做好防汛备汛工作,实行市防指领导日值班调度制度,严格落实“321”工作机制,全市安全平稳度汛。
各位媒体朋友,武安取得的发展成就,离不开上级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离不开武安人民的共同努力,更离不开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将以更加昂扬的斗志、更加务实的作风、更加有力的举措,奋力开创武安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崭新局面,为省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力量!
最后,再次感谢各位媒体朋友对武安发展的关心和支持,欢迎大家继续关注武安、宣传武安,携手共创美好明天!
谢谢大家!
邯郸市委宣传部新闻发布科科长 吕志锋:
感谢巩奎永市长的权威发布。
下面进入提问环节,请记者朋友举手示意,并通报您所在的新闻机构。
一、请问武安上半年项目建设成效明显,请问今年产业项目推进具体情况如何?谢谢。
武安市发展和改革局党组书记、局长 郭鑫:
谢谢您的提问。近年来,在邯郸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武安坚持以重点项目为抓手,积极扩大有效投资,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夯实基础。今年我们谋划实施重点产业项目98个,总投资1401.26亿元,年计划投资153亿元。清峰生态墙地砖等9个项目争列为省重点项目,太行钢铁40万吨冷轧薄板等21个项目争列为邯郸市重点项目,项目块头大、科技含量高、发展后劲足,其中超50亿元项目3个、超10亿元项目12个。1-7月份,省、市重点项目完成投资91.38亿元,投资完成率达到102%。争列省、市重点项目个数、总投资均居邯郸各县市区第1。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发挥“排头兵”“领头羊”作用,全力抓好项目建设,在邯郸经济发展大局中勇挑大梁、多做贡献。一是狠抓项目推进。对照年初任务目标,实施专班推进,及时解决项目建设中存在的堵点、难点问题,全面提高项目“四率”,以高质量项目建设推动有效投资稳定增长。二是狠抓要素保障。坚持内挖潜力、外争政策。大力整顿低效用地,盘活存量用地,统筹新增用地指标向重点项目倾斜;积极向上争取中央预算内、超长期特别国债等资金,加大对重点项目的支持力度。三是狠抓项目谋划。把培育新质生产力作为核心支撑,围绕邯郸市委提出的“九大产业”,精准谋划项目,为全市高质量发展积蓄强大动能。
谢谢!
二、我们知道科技创新这个“关键变量”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增量”,那么请问武安市今年科技创新助力产业创新方面取得了哪些成效呢?
武安市科技和工业信息化局党组书记、局长 杨海刚:
谢谢您的提问。今年以来,武安系统落实邯郸市委、市政府大兴科技有关要求,扎实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为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科技支撑。
(一)健全机制高效推进。一是制定《武安市科技创新三年攻坚行动工作方案(2025—2027年)》,科学设置兼具超前性与可达性的量化目标,引领科技创新发展。二是制定《武安市支持高校师生创新实践工作机制》和《武安市高校师生创新实践工作方案》,全方位吸引高端人才汇聚,助力创新创业发展。三是制定《武安市数字技术赋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武安市工业机器人产业突破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等,加快产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
(二)产学研合作不断深入。先后邀请北科大、浙江大学、华北理工、中铸协等20余家知名高校、科研院所,深入新兴铸管、普阳、龙凤山等30余家重点企业开展技术需求对接。其中,冀南钢铁与北京科技大学围绕钢铁行业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发展需求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武安市生态环境分局与北京林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围绕武安生态环境治理签署合作框架协议,并在北京林业大学设立“教学和实习基地”;高翔地理设立河北工程大学就业创业基地。
(三)科技成果加速转化。新兴铸管、普阳、冀南、太行、金鼎、雅威环保6家企业在北京科技大学、东北大学、河北工程大学等高校专家学者指导下,自主研发的18项科技成果正在有序实施量产。其中,龙凤山“高超纯铁的生产装备与技术开发”项目获中国冶金科学技术奖一等奖;冀南钢铁“冶金流程难处理固废高增值制备超细陶瓷纤维及其制品关键技术与应用”项目获中国冶金科学技术奖二等奖;高翔地理“武安实景三维数据底座项目”获河北省测绘学会科学技术一等奖 。
谢谢!
三、“一品一播”工作是邯郸市促进消费新业态的一个亮点,请问目前武安市“一品一播”工作的建设成效有哪些?在促进消费方面发挥了哪些作用?
武安市商务局党组书记 杨博:
首先感谢您对武安市“一品一播”工作的关注。目前,武安市“一品一播”工作进展顺利,主要成效体现在“建体系、育人才、促消费”三个方面。
一是建体系。武安市“一品一播”数字经济产业园已建成投用。产业园以“1+6+3+N”的功能定位为引领。“1”即全链条一站式服务,实现了“产业集聚、品牌孵化、运营管理、电商直播、人才服务、数字展示”六大功能,建成有“物流集聚区、品牌引领区、直播示范区”三大区域,打造“电商+”多维整合农工商文旅、直播、跨境等N个电商基地。同时,布局“三仓五中心”全方位助力电商产业发展。“三仓”即物流仓、智慧云仓、冷链仓;“五中心”即产品展示中心、培训中心、综合服务中心、直播中心和办公运营中心。该产业园已成为我市电商产业的集聚高地和发展平台。同时,我市所有乡镇都建立了“乡镇直播间、示范企业直播间、示范村直播间”,构建了覆盖全域的直播体系。
二是育人才。我市累计开展电商人才培训200多场次,覆盖人员1.9万多人次,建立了1500多人的主播人才库,为电商产业发展打下了坚实的人才基础。同时,我市从农业、林业、畜牧业、工业、文化旅游业和非遗类品中甄选出323个地方特色产品,建立了独具武安优势的选品库。
三是促消费。今年1~7月份,我市网络零售额达到了9.5亿元。我市“一品一播”公司累计销售额已突破2500万元。电商产业不仅激活了消费市场,更为我市的特色产品打开了面向全国的销售新模式,实现了“促消费”和“促产业”的双赢效果。
谢谢!
邯郸市委宣传部新闻发布科科长 吕志锋:
感谢3位记者朋友的提问,感谢4位嘉宾的翔实发布与答问。本场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