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发布会】邯郸市就2022年水环境质量工作成效召开新闻发布会
来源: 长城网  张隽
2023-02-16 17:14:13

  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讯(记者 张隽)2月15日上午,邯郸市政府新闻办就2022年水环境质量工作成效召开新闻发布会。会议由邯郸市委宣传部新闻发布处处长闫丰琛主持,邯郸市生态环境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张月朋作权威发布,介绍邯郸市2022年度水生态环境保护成效和2023年度水污染防治工作思路。邯郸市生态环境局四级调研员郭建生回答媒体记者提问。实录如下:

  邯郸市委宣传部新闻发布处处长 闫丰琛:

  记者朋友们:

  上午好!欢迎出席本场新闻发布会。

  本场发布会的主题是邯郸市水生态环境保护。

  今天我们邀请到了邯郸市生态环境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张月朋先生,请他就邯郸市2022年度水生态环境保护成效和2023年度水污染防治工作思路作权威发布。我们还邀请到邯郸市生态环境局四级调研员郭建生先生,他将回答大家关心的问题。

  首先,请张局长介绍。

  邯郸市生态环境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张月朋:

  各位媒体朋友:

  上午好!

  借此机会,我代表市生态局向市委宣传部和各新闻媒体长期以来对水生态环保工作的关注和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很高兴就全市水生态环保工作与大家交流。下面,我将2022年度全市水生态环保工作开展情况和下一步工作向大家做一个简要介绍。

  一、坚持目标引领,全市水生态环境质量实现突破性进展

  2022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各级各部门的共同努力下,全市水生态环境质量改善明显,碧水保卫战成效进一步巩固。全市16个国省考断面全部达标,其中14个断面达到或优于Ⅲ类,水体优良比例达87.5%,优于年度任务目标12.5个百分点,较去年同期提高10.6个百分点,7个断面水质实现升类。全市20个县级及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全部稳定达到Ⅲ类及以上,达标率100%。在生态环境部公布的全国地表水环境质量状况中,1-9月份,我市国家地表水考核断面水环境质量改善幅度同比上升25.17%,全国正排第2;1-12月份,改善幅度同比上升11.88%,全国正排第22名,全市水环境质量持续向好。

  二、采取精准举措,水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水平进一步提高

  坚持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以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为核心,着力推动水生态环境保护由污染防治为主,向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等流域要素协同治理、统筹推进转变。

  (一)加强顶层设计,统筹谋划各项制度。立足当前,谋划长远,以强有力的责任机制夯实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的制度基础。一是规划先行。坚持开门编规划,直面新时代、新任务、新要求,积极推动“十四五”重点流域水生态规划编制的科学化,将水生态环境保护的新理念贯穿于规划的全流程。同时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强化规划的高站位、多视角,深入论证重大工程、重大项目实施的必要性、可行性和预期效果,注重吸纳社会各界的智慧,广泛征求各方意见,形成《邯郸市重点流域水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规划》《邯郸市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规划生态环境保护修复专项规划》初稿文本,为未来三到五年的水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指明了工作方向。二是方案护航。结合水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要求,先后印发《邯郸市2022年水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要点》《2022年集中式饮用水水源环境保护工作方案》,明确工作方向和部门职责,为高质高效完成各项水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年度任务目标奠定基础。三是以考促改。修订印发《邯郸市地表水环境质量达标情况月度通报排名和奖惩问责办法》,层层传导压力,倒逼责任落实,确保国省考断面水质持续改善。

  (二)加强精细管理,全力确保断面水质达标。一是加严水环境质量考核目标。以出境断面水质目标为基准,提高上游断面考核目标,推进流域上下游协同共治,促进全市河流水质改善。二是精细化管理断面水质。建立“常态化监测、分段溯源、现场勘查、精准治污”四位一体的精细化水质管理体系。“常态化监测”即24小时紧盯国、省、市三级水质自动站监测数据,加密人工监测,充分掌握水质变化情况,研判重点指标变化 、趋势,及时进行水质超标预警。2022年共发布日报365期,周报53期,月报12期,下发水质提示函215份。“分段溯源”即在风险断面重点河段适时安装浮漂站,以监测数据追溯污染,强化应急处置,及时斩断污染源。“现场调查”即现场调查污染点位,深入排查污染源头、分析污染成因,找出问题关键。“精准治污”即根据水质监测数据及现场调查结果,实施精准化治理措施,彻底消除污染。

  (三)开展隐患排查,将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未雨绸缪,防患未然,严防汛期水环境质量恶化,织牢汛期水环境安全责任网。一是强化河湖管理保护。大力开展排查整治,采用“徒步走、无人机查”的方式,针对重点河流,全方位、多维度开展河湖污染清理专项行动。二是强化汛期管控措施。汛前进行河湖水污染隐患全面排查,梳理重点管控断面,全面排查消除水污染隐患;汛中、汛后根据水质情况适时加密人工监测,强化协调指导,最大限度降低汛期水质污染。

  三、科学有效应对,助推全市水生态环境保护再上新台阶

  2023年,水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目标更加严格、任务更加艰巨,我们将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三水统筹,继续抓好源头防控和末端治理,实现水环境质量稳固提升、持续改善。下一步,我市水污染防治思路有以下5点,具体有:

  一是确保稳定达标,全面提高国省考断面管控水平。以“摸清底数”“精准锁定”“系统推进”“突发响应”和“闭环管理”为重点,以全天24小时,每周7天不停歇的工作模式,以响应迅速、溯源精准、管控精细为工作原则,进一步提升国省考断面水质管控水平。强化协调联动,以上下游“一盘棋”的整体性思维,扎实推进全市水生态环境保护,统筹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协同治理,确保国省考断面水质稳定达标。

  二是坚持优先保障,不断强化饮用水水源水质安全。饮用水水源保护关乎人民群众的饮水安全,饮用水水源地安全是人民群众喝上放心水的坚强保障,为守好人民群众的“水缸子”,在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立、治”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饮用水源地规范化建设,建立水源地常态化管控机制,持续开展水源保护区风险隐患排查,严防违规问题产生和反弹。

  三是推动生态扩容,进一步提升河湖水体自净能力。坚持污染减排和生态扩容两手发力,通过提升河湖水体自净能力,提升水环境承载能力。加强流域空间管控,充分发挥河湖生态缓冲带拦截污染、净化水体作用,进一步改善水质。同时,围绕突出水生态环境问题和隐患,谋划一批强基础、稳提升的河湖水生态修复项目,并加快推进实施,尽早发挥生态效益,为河流“减负修复”。

  四是深化末端治理,强力督导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污水处理厂是末端治理的关键,事关全市地表水水质稳定达标。按照去年制定的提标改造方案,市生态环境局将会同市城管执法局、市投资促进局进一步加强对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工程督导力度,加快推进提标改造进程,进一步提升污水处理厂处理效能。全面提标改造完成后,将大幅削减入河污染物总量,进一步改善入河水质。

  五是把好关键闸口,深入推进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按照“有口皆查、应查尽查、不缺不漏”的工作要求,规范排查、溯源程序,对全市所有排污口开展“拉网式”排查,全面摸清排污口基数底数,加强污染源整治监管,逐步建立权责清晰、监控到位、管理规范的入河排污口监管体系。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我们坚持把人民群众对优美生态环境的期盼作为工作方向,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逐步实现“有河有水、有鱼有草、人水和谐”的治水目标,在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美丽邯郸场景中作出应有贡献。

  最后,欢迎社会各界一如既往地关心和支持水生态环保工作,让我们共同努力,推动全市水环境质量再上一个新台阶。

  谢谢大家。

  邯郸市委宣传部新闻发布处处长 闫丰琛:

  感谢张局长的权威发布。

  现在进入提问环节,请提问的记者举手示意,并通报所在媒体。

  一、刚了解到2022年邯郸市国省考断面全部达标,水体优良比例同比显著提升,请问邯郸市在推进水环境质量方面主要做了哪些工作?

  邯郸市生态环境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张月朋:

  2022年我市统筹谋划,创新思维,精细管理,严格考核,以系统完善的工作机制,全力保障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打响水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发令枪”。

  一是断面水质管理精细化。建立“常态化监测+分段溯源+现场勘查+精准治污”四位一体的精细化水质管理体系。“常态化监测”,24小时紧盯自动站监测数据,针对超标因子,加密人工监测,每天推送水质日报,每周分析水质,每月总结水质情况,研判变化趋势,及时进行水质超标预警。“分段溯源”,在风险断面重点河段适时安装浮漂站,以监测数据追溯污染河段,强化应急处置,及时斩断污染源,助力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现场调查”,联合属地深入排查污染源头、分析污染成因,实现突出水环境问题早发现、早交办、早解决。“精准治污”,根据水质监测数据及现场调查结果,精准施治,彻底消除污染,促进水环境质量稳中向好,切实做到以“日保周,以周保月,以月保年”。

  二是加严水环境质量考核。自我加压,严格考核,印发《全市2022年地表水考核断面清单的通知》《关于调整修订跨界生态补偿断面清单的通知》,以国省考断面水质目标为基准,上下游目标一致,推进流域上下游协同共治,促进全市河流水质改善。

  回答完毕,谢谢!

  二、饮用水水源水质是一项不折不扣的民心工程,与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密切相关,请问我市在饮用水水源安全方面是如何保障的?

  邯郸市生态环境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张月朋:

  饮用水水源水质是不容逾越的红线,在持续强化饮用水水源水质安全方面,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

  一是持续推进水源地保护区的立和治。饮用水水源保护工作紧系老百姓的饮水安全,把“划、立、治”作为水环境管理重点工作的重中之重。在完成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政策规定后,以治为重点,结合实际,对废弃水源井,该撤销的撤销,该调整的调整,保护区的标识牌、隔离网丢失、破损的,及时进行了更新、修缮。二是强化饮用水保护区监管。对20个县级及以上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和153个“千吨万人”水源保护区水生态环境问题整改情况持续开展“回头看”,严防违规问题产生和反弹,发现问题及时整改。三是强化饮用水的水质管控。建立健全水质检测管理制度,强化对水源水质、出厂水质、管网水质的管理,确保了饮水水质安全。在住建部、省住建厅组织的多次城市供水水质督查中,我市的城市供水水质检测结果全部合格,出厂水合格率均为100%。

  2022年邯郸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环境状况评估工作,全市20个县级及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均达到或优于Ⅲ类标准,达标率为100%,评估结果均为优秀等次。

  回答完毕,谢谢!

  三、2022年邯郸市水环境质量工作取得了可喜成绩,请问今年在水环境治理上有什么新的目标,我们将如何持续为水环境质量的持续改善保驾护航?

  邯郸市生态环境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张月朋:

  2022年12月28日,河北颁布第二个省级总河湖长令,同意省河湖长制办公室印发《关于开展幸福河湖建设的指导意见》。意见提出,到2023年,以市域为单元,河北各设区市至少建成1条典型示范幸福河湖。2023年,我市将以水质改善为目标,狠抓污染治理,强化水生态修复,加大河湖生态补水,由污染防治为主,向统筹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治理转变,为幸福河湖的水环境质量保驾护航,确保幸福河湖建设过程中水环境质量的持续改善。

  一是打好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的“攻坚战”。我局将联合市城管执法局、市投资促进局合力督导,深入一线,扎实做好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工程的相关协调工作,强化工作机制,督导施工进度,紧盯时间节点,保障高质量完成提标改造任务,改善入河水质,补充河湖生态水量。

  二是继续筑牢饮用水水源地保护的“防火墙”。将饮用水水源地保护作为一项政治任务来抓,深入推进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立、治”三个重点,不断加强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环境的监督管理,持续推进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规范化建设,全面保障饮用水水源地环境安全。

  三是坚持科学有效的水质精细化管理“总方针”。开展入河水质污染的系统溯源,以摸清底数、精准锁定、系统推进、突发响应和闭环管理为重点,以每周全天24小时的工作模式,以响应迅速、溯源精准、管控精细常态化,确保完成全年任务。

  四是打好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的“开局战”。全面启动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行动,强化协调联动,加大调度和督导力度,指导各县(市、区)于2023年底前,全面完成以子牙河水系、黑龙港水系、漳卫南运河水系、马颊河水系等干流及重要支流为重点的全市所有流域排污口排查,摸清入河排污口底数,为“点穴式”治污提供基础保障。

  回答完毕,谢谢!

  邯郸市委宣传部新闻发布处处长 闫丰琛:

  感谢3位媒体朋友的提问,感谢2位嘉宾的精彩发布与答问。本场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如果大家还有关心的问题,会后请和邯郸市生态环境局办公室联系。

关键词
水质,水环境,水生态,邯郸市,断面
责任编辑:张隽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