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发布会】邯郸市就水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召开新闻发布会
来源: 长城网  韩晓寒
2024-12-20 16:20:34
分享:

  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讯(记者 韩晓寒)12月19日上午,邯郸市政府新闻办就邯郸市“水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召开新闻发布会。邯郸市生态环境局三级调研员张月朋介绍邯郸市水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开展情况。邯郸市生态环境局水生态环境科科长李治国就相关情况回答记者提问。实录如下:

  邯郸市委宣传部新闻发布科科长 吕志锋:

  各位记者朋友们:大家上午好!

  欢迎出席邯郸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新闻发布会。本场发布会的主题是邯郸市“水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今天,我们邀请到了市生态环境局三级调研员张月朋先生,请他介绍我市水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情况。同时,我们还邀请到了市生态环境局水生态环境科科长李治国先生,他们将共同回答大家关心的问题。

  首先,请张月朋先生作介绍。

  邯郸市生态环境局三级调研员 张月朋:

  主持人好,各位记者朋友好:

  首先,我代表市生态环境局,向各位媒体朋友长期以来对水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关心、支持和参与,表示衷心感谢!

  2024年,全市水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以水环境质量改善为核心,坚持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统筹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治理,持续深入打好碧水保卫战,全市水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今年1-11月份,全市16个地表水国省考断面水质达标率100%,14个断面水质达到或优于Ⅲ类,优良水体比例达到87.5%;全市20个县级及以上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全部稳定达到Ⅲ类及以上,达标率100%。

  下面,我介绍一下全市水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开展情况及2025年总体思路。

  一、实化工作思路,加强水质精细化管理

  坚持“前哨站岗”,建立“常态化监测+分段溯源+现场勘查+精准治污”四位一体的精细化水质管理体系。用好国、省、市三级水质自动站监测数据,研判重点指标变化趋势,每日推送水质数据,每周分析水质变化,每月评估水质状况,及时预警提醒,溯源整治,消除隐患。加强上下游协调联动、干支流一体管控,在现有16个国省考和46个市考断面基础上,新增17个入滏阳河考核断面,加密人工检测,实行半月通报、月度考核,推动河流从“主动脉”到“毛细血管”的全面管控。

  二、强化排查整治,筑牢水源地安全防线

  坚持源头防控,持续开展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排查整治,严格落实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划、立、治、管、防”,深化各级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规范化建设,定期开展督导检查,持续开展“回头看”,全面防范水源环境风险,做到预之在先、防患未然。推进饮用水源地信息化建设,落实水源地常规监测和全分析监测制度,健全水源地环境安全保护长效机制,提升应急处置能力。

  三、坚持治本攻坚,持续推进流域系统治理

  (一)开展滏阳河主城区段水质提升行动。按照市委、市政府两办印发的《滏阳河主城区段水质提升行动方案》要求,重点实施了入主城区水质水量“双稳定”、城市管网雨污分流改造、污水处理厂提质增效、水生态修复扩绿增容、支流分类施治、水质精细化管理等六项攻坚行动。

  同时我们谋划总投资1.08亿元的滏阳河主城区段水生态修复工程项目,做到了当年谋划、当年纳入中央储备库、当年获得专项资金支持、当年开工建设,现在正在加快实施滏阳河生态清淤。母亲河正在加速呈现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秀美容颜。

  (二)深化入河排口排查整治

  污染在水里,根子在岸上,入河排污口是实施源头治理的关键节点。牵头组织各县(市、区)及城管、水利等有关部门,统筹推进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目前已排查工业排污口、城镇污水处理厂排污口及其他排口1226个,依法封堵取缔5个非法排污口。建立了“受纳水体—排污口—排污通道—排污单位”全过程监督管理机制。每月进行水质监测,确保达标排放。

  (三)强化汛期水污染防治

  一是聚焦“一废一库一品一重”、入河排污口、饮用水水源地、农业面源污染等方面,深入开展汛期污染隐患排查整治,织密汛期水生态环境安全责任网,细化实化汛期水生态环境风险防控措施,有效防范化解风险隐患。二是开展滏阳河主城区段风险隐患排查,聘请专业队伍,以主城区为重点,对350公里的雨污水管网开展排查。目前,共排查雨水管网166.5公里、污水管网7.65公里,整改雨污管网混错接、雨水排口溢流污水、排水管网淤积堵塞等各类问题127个,降低污水入河风险隐患。

  (四)抓好农业农村污染防治

  持续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化肥减量增效工作,严控农业面源污染。完成了省定304个村庄生活污水治理任务,成功申报国家农村黑臭水体治理试点,对107个农村黑臭水体开展整体整治。大力推进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84%,农膜回收率达到93.94%,地膜回收率达到83.95%,化肥农药使用量保持零增长。

  四、补齐短板弱项,推动水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再上新台阶

  2024年全市水生态环境保护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然面临诸多瓶颈制约和挑战,国省考断面月度达标还不稳固,城市环境治理基础设施建设还存在短板,面源污染防治压力仍然还很大,汛期水污染风险依然突出。

  2025年是完成“十四五”任务目标的收官之年,我们将按照补短板、防风险、强生态、提能力、抓示范总体思路,坚持系统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以水环境质量改善为核心,实施全域Ⅲ类水行动,确保国省考断面全部达到或好于Ⅲ类。大力推进美丽河湖保护与建设,以我市沁河全国美丽河湖优秀案例为示范引领,统筹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治理,进一步优化水资源配置,加强水污染防治,推动水生态修复,让更多河流争创好美丽河湖。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我们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将生态环境保护作为重大民心工程和民生工程,牢固树立生态惠民、生态利民、生态为民的理念,持续发力、久久为功,以更高标准打好碧水保卫战,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还老百姓清水绿岸、鱼翔浅底的美丽景象。

  水是万物之母、生存之本、文明之源,良好的水生态环境是我们的孜孜追求。欢迎社会各界一如既往的关心和支持水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让我们共同努力,推动全市水环境质量再上新台阶。

  谢谢大家。

  邯郸市委宣传部新闻发布科科长 吕志锋:

  感谢张月朋先生的权威发布。

  下面进入提问环节,请记者朋友举手示意,并通报您所在的新闻机构。

  一、今年以来全市国省考断面全部达标,水体优良比例87.5%,水环境质量稳定改善,请问水环境质量保障方面具体采取了哪些措施?

  水环境质量改善是水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主线,今年以来我们更加突出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水环境稳步提升、水生态持续复苏。

  一是坚持精细化管理。建立“加密监测—分析预警—响应处置—月度考核”管理机制,增设支流断面,健全断面考核制度,及时预警,追踪溯源,消除风险隐患;加强生态补水,统筹岳城水库、东武仕水库、引江、引黄、引漳等水源,多水源叠加互补,累计引水调水约10.21亿立方米,有效保障了河流生态基流。

  二是深化系统治理。加强河流水生态修复,开展滏阳河主城区段水质提升行动,实施生态清淤工程,常态化开展沿河环境问题排查整治。深化全市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有效管控入河污染物排放,强化工业园区监管,加强汛期水污染防治,开展风险隐患排查整治,进一步夯实水环境质量改善基础。

  三是推进农业农村污染治理。持续开展农村生活污水无害化处理,推进全市村庄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完成了304个农村污水治理。开展农村黑臭水体排查整治,成功申报国家农村黑臭水体治理试点。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全部安装粪污处理设施,粪污全部综合利用。

  二、饮用水水源是人民的“生命线”,保护好水源至关重要,请问邯郸市是如何保障饮用水水源水质安全的?

  答:我们把水源地保护作为重中之重,强化综合治理,严格监管执法,强化风险防范,守好百姓的“大水缸”,让人民群众喝上干净放心的水。

  (一)扛牢责任,护好人民饮水“生命线”。我们把保障饮用水水质安全作为重大政治责任,将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达标情况纳入年度考核,压实地方保护责任。持续推进水源地保护区的“划、立、治”,对我市2个市级、18个县级和153个“千吨万人”定期开展排查整治,对保护区标识牌、隔离网、导流槽等丢失、破损的,及时进行了更新、修缮。对水源保护区水生态环境问题整改情况开展“回头看”,严防违规问题发生和反弹。

  (二)严格执法,守好水质安全达标线。强化饮用水保护区监管,健全日常执法监管机制,加大对一、二级水源保护区巡查频次,严防违法违规问题出现,发现一起,整治一起,保持“动态清零”,确保水源水质安全。

  (三)全域监测,筑牢水源保护安全线。我们时刻紧绷“安全弦”,建立健全水质检测管理制度,一方面强化水源水质检测,开展月度、季度、年度水质常规和全分析检测;另一方面强化饮用水出厂水质、管网水质的管理和检测,确保出厂水合格率均为100%。

  2023年度全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环境状况评估结果为优秀等次,全市20个县级及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均达到或优于Ⅲ类标准,达标率为100%。

  三、2024年我市水环境质量工作取得了可喜成绩,请问2025年在水环境治理上有什么新的目标,我们将如何持续为水环境质量的持续改善保驾护航?

  答:2025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的收官之年,我们将以更高标准打好碧水保卫战,以高品质生态环境支撑高质量发展。

  一是突出流域治理,推进全域Ⅲ类水行动。以改善水环境质量为核心,深化流域系统治理保护,统筹重点攻坚、协同治理、风险防范,实施河湖联通和生态修复工程,进一步夯实水环境质量改善基础,力争16个国省考断面全部达到Ⅲ及以上标准。以我市沁河全国美丽河湖优秀案例为示范引领,围绕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指标,全面打造“清水绿岸、鱼翔浅底、人水和谐”的美丽河湖。

  二是突出重点河流,实施水生态保护修复。全面推进滏阳河主城区段水生态修复工程,减少河流内源污染,削减入河污染物总量,构建健康水生态系统,提高水体自净能力和流域生态系统稳定性,全力改善滏阳河水环境和水生态,以优良水质提升市容市貌、擦亮城市名片、支撑高质量发展,让城区更加靓丽、更具品质。

  三是突出问题导向,提升水污染防治水平。织牢汛期水环境安全责任网,严防汛期水环境质量恶化。会同有关部门,强化重点污染源管控,坚持控源截污,防止借汛排污、水体黑臭等问题。有序推进面源污染治理,提升污染防治水平,有效防范和消除风险。紧盯重点断面水质变化,加强汛前、汛中、汛后水质预警监测和评估,查漏补缺,最大限度降低汛期水质污染。

  回答完毕,谢谢!

  邯郸市委宣传部新闻发布科科长 吕志锋:

  感谢三位记者朋友的提问,感谢两位嘉宾的翔实发布与答问。

  本场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关键词
水质,水生态,生态环境,排污口
责任编辑:张隽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