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讯(记者 张隽)5月15日,2025年“5.22国际生物多样性日”河北省主场宣传活动在邯郸园博园举行,400余人参加主场宣传活动。今年国际生物多样性日的主题是“万物共生 和美永续”,呼吁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之道,创和美永续之路,共同推进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治理新进程。
“5.22国际生物多样性日”河北省主场宣传活动现场。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记者 张隽 摄
在活动主会场,先后举办了华润电力“能量教室”捐赠仪式、河北省首个生物多样性社区(邯郸市复兴区锦绣江南小区)授牌仪式和河北省首批生物多样性体验地(白洋淀省级自然保护区、康巴诺尔湿地公园、邯郸复兴区东高河村)授牌仪式,现场同时举办了生物多样性成果展、企业展。之后,参会人员对邯郸园博园、沁河郊野公园进行观摩,并参观由华润电力向复兴区张岩嵛小学捐赠的“能量教室”。
复兴区张岩嵛小学学生在能量教室安装太阳能发电装置模型。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记者 张隽 摄
近年来,河北省严格落实生物多样性保护要求,生态保护修复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协同增效取得新成效。全国16个青头潜鸭重要栖息地中我省占比超过12.5%,青头潜鸭在白洋淀、衡水湖等湿地从“候鸟”变成“留鸟”;在第46届联合国世界遗产大会上,“河北沧州南大港候鸟栖息地”参与的中国黄(渤)海候鸟栖息地(第二期)顺利通过评审,被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河北省第一个世界自然遗产;邯郸复兴区“工业区蝶变为‘生物乐园’”在全国139个案例中脱颖而出,成功入选生态环境部生物多样性保护“十佳优秀案例”。
邯郸园博园航拍图。通讯员 王洪超 摄
接下来,河北省将持续推动生物多样性保护主流化,引导社会各界主动参与生物多样性保护,多措并举,动员社会广泛参与。持续开展重要生态空间强化监督,严守生态保护红线,深化生态文明示范创建,不断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厚植美丽河北建设的生态根基,将生物多样性保护真正从单一的“政府主导”转化为自觉的“全民行动”,共建万物和谐的美丽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