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华夏广袤版图的腹心之处,晋冀鲁豫四省交界的要冲地带,有一座城,西倚太行、滏漳环流,得山川形胜之利,扼交通枢纽之便,自古便是兵家必争、商贸汇聚之地。
时光荏苒,它就像一部被岁月精编的厚重典籍,城蕴墨香,纸满华章。虽默默无言,每一页却凝练古今圣贤哲思;虽名不惊人,每一章皆深锁华夏文明密码。
轻轻翻开这部典籍,其中既有金戈铁马的壮志豪情,彰显着赵武灵王胡服骑射、驰骋沙场的豪迈;又有诗酒风流的不羁洒脱,留存着建安七子吟诗作对、畅叙幽情的雅韵;更不乏学步桥边的诙谐意趣,滋养着质朴百姓活色生香、怡然自得的日常。
这便是邯郸,一座古朴内敛却写满无尽故事、积蓄磅礴力量的城。
这里寸寸土地如细密织锦,绣满王朝更迭风云;条条街巷似光阴回廊,回荡雅集盛会余音。在这里,只要轻轻拂去流年的浮尘,便能揭开那一幕幕动人心弦、波澜壮阔的古老剧幕。从文明曙光初绽的上古,到风云激荡的春秋战国,再到传承赓续、日新月异的今天,它以独有的气质和底蕴在历史长卷中镌刻下永恒的印记,吸引我们不禁怀着敬畏与好奇,悉心探寻其藏在时间褶皱里的不凡与传奇,叩问其千年风华的来处与归程。
何以邯郸?
史蕴天成 名都脊梁
关于“邯郸”二字,《汉书・地理志》这般解读:“邯郸山,在东城下,单,尽也,城廓从邑,故加邑云。”字字藏深意,人们依山傍水、筑城而居的古朴画面好似浮现眼前,山与城相依偎,预埋下繁华的根芽。
遥溯上古,磁山文化似文明火种,悄然在这片土地上点燃。磁山遗址出土的碳化粟黍见证着先民们刀耕火种、聚族而居的质朴过往。虽然只是文明初绽时的模样,却已然勾勒出这座城深厚底蕴的雏形。
历史长卷徐展,春秋战国之邯郸一跃成为赵国都城。赵武灵王弃宽袍之臃,着窄袖之利,驱骏马、挽劲弓。赵国铁骑自此纵横驰骋、威震八方,踏出千里山河,铸下赫赫威名。邯郸城于铁蹄铮铮、旌麾烈烈间拔地而起,街巷棋布、繁华若市,酒肆茶楼中各国商旅穿梭如织,奇珍异宝与剑影刀光相映生辉,尽显赵都气魄。这是邯郸的高光时刻,城中每一条街巷、每一块砖石都铭记着这段波澜壮阔、荡气回肠的峥嵘往昔。
时至近代,从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一二九师进驻涉县,到解放战争时期的邯郸战役,红色记忆是邯郸历史不可磨灭的一部分。八路军一二九师司令部旧址中,刘伯承、邓小平亲手栽植的丁香和紫荆树,默默地诉说着那段波澜壮阔的岁月;冀南山底抗日地道遗址内暗室、枪眼、陷阱等各种防御设施,展示着人民的智慧,凝聚着人民的力量;晋冀鲁豫烈士陵园里每一块墓碑都承载着一段历史,每一个名字都代表着一份牺牲……如今,站在这片土地上,人们依然能真切感受到红色文化的力量,将红色基因深深融入血脉。
文韵流芳 典故琳琅
邯郸的文化脉络恰似悠悠滏水般奔涌不息,诗词歌赋、典故传说,皆是那跳跃闪烁的粼粼波光。
文人墨客对这里情有独钟,留下诸多传世佳作。建安七子齐聚邺下,把酒言欢、挥毫泼墨,笔落惊风雨,墨洒泣鬼神,或赋长篇宏制,颂山河壮丽,或撰抒情小赋,叹人生无常;李白仗剑高歌《侠客行》——“赵客缦胡缨,吴钩霜雪明……救赵挥金槌,邯郸先震惊。”尚武雄风破纸而出,令人心潮澎湃,而酒意正酣之际,则“醉骑白花马,西走邯郸城。”(出自《广平乘醉走马六十里至邯郸登城楼览古书怀》),似要寻一抹烽火连城的豪迈遗风,觅几分诗酒趁年华的洒脱真趣;白居易羁旅邯郸,孤坐驿站、形影相吊,在《邯郸冬至夜思家》中喃喃自语——“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质朴笔触惹人心弦共振,给这座城再添一抹诗意的朦胧色彩。
这里也曾孕育无数思想珍宝。刘劭写下《人物志》,打破鉴才旧框,深挖人性幽微、贤能长短,乱世助贤才脱颖,更为后世用人筑牢根基。荀况夫子于此开坛,“性恶论”逆“本善”之潮,戳破人性暗幕,逼人省思己身;《劝学篇》“青,取之于蓝”所倡勤勉、持恒、超越之精神,成为古今学子心灵相系之纽带,培植了中华民族坚韧、进取的精神内核。
而诸多成语典故历经沧海桑田依旧交相辉映,共同铸就了邯郸最醒目、最具辨识度的“文化名片”。“完璧归赵”是惊心动魄的历史短剧,教世人临危不惧,以勇谋守护家国荣耀;“邯郸学步”似俏皮警钟,借少年盲目模仿、迷失自我之事,提醒后世守初心、固根本,莫在繁华中迷失;“黄粱美梦”编织幻梦,卢生枕上历荣华,醒后才知淡泊名利方能致远;“毛遂自荐”激励勇者把握机遇,胸怀家国挺身而出;“负荆请罪”醒世于克己内省、和衷共济固邦国根基……超千条成语滥觞于此,警醒、鼓舞、引导着代代国人传承中华民族璀璨的精神智慧,使邯郸这座城永远站在文化的“C位”,魅力无穷。
古迹遗珠 岁月沉香
邯郸的名胜古迹是书中灵动的插画,勾勒往昔,晕染风华,一帧帧满是精彩、满是深情,见证着独属于这座城的故事。
娲皇宫择北齐韶华,栖于涉县中皇山上,冠以“华夏祖庙”尊称。华夏文明破晓时分最绮丽的神话,在此沉淀为永不磨灭的信仰基石。在这里,信仰有了具象,文明寻到根脉。
广府古城仿若坚毅沉稳之宿将,披两千六百年风雨铸就的铠甲,栉风沐雨,年华沧桑尽化为斑驳厚重城墙。步于护城河滨,棹影摇曳,欸乃声声,舟行波漾。
更有武灵丛台似历史放映机,待登者启幕,赵王阅兵革新的豪迈图景瞬间跃现;回车巷承载“将相和”佳话,蔺相如之公心、廉颇之担当,凝为赤诚肝胆,镶嵌进城市的精神脊梁;学步桥雕塑鲜活,定格诙谐旧景,碑文苍劲,回溯千年沧桑;响堂山石窟佛像庄严、浮雕精美,飞天欲飞、忍冬舒卷;太行五指山春日绽花、夏日涌浪、秋日燃枫、冬日披银,天然绘就绝美画卷;临漳铜雀、金凤、冰井三台,立漳河之畔,遥念三国盛景,曹操宴饮赋诗,帷幄谋定军国,豪情文采交织……
人间至味 匠心绵长
在邯郸,匠人倾热忱、注匠心,于指尖存续历史智慧,筑起精神脊梁;庖厨怀赤诚、精把控,将食物烹出家的温情,凝作生活礼赞。
一项项传统非遗技艺就是一部部“匠心宝典”——永年太极彰显中华武术精魂,于全球开枝散叶、声名远扬;磁州窑烧制技艺以泥为纸、以刀笔为墨,镌刻山河日月、人间万象;大名草编化草本为艺术,草篮、草垫满是田园诗意,融入百姓日常;峰峰苇子灯阵舞者举灯成阵,饱含先民对丰收、太平的祈愿;冀南皮影戏以纸革雕百态,借光影述俗事,于方寸幕布上演绎鲜活民间故事;武安平调落子平调激昂、落子俏皮,唱尽人间悲欢,承载烟火温度;魏县棉纺、肥乡土布经纬间织就生活美学与文化传承,各绽异彩……
一道道邯郸特色美食就是一首首“烟火情诗”——峰峰三下锅五花肉、酥肉、丸子共烩,是汇聚食材、炖煮生活的豪迈盛宴;武安拽面嚼劲与软嫩并济,每一口都是对生活劲道滋味的细腻诠释;永年驴肉精选慢炖、卤香悠长,一口回溯儿时记忆;大名府香油如味觉精灵,凉拌绽鲜、入汤润味,勾勒厨房温情;磁县焖子软糯与焦香共舞,将田间悠然嚼碎在唇齿中;涉县抿节粗粮的质朴与臊子的鲜香巧妙融合,洋溢着农家鲜活的生活气息;豆沫咸香暖脾胃,早点摊“暖心主角”当仁不让……
革故鼎新 城邑新章
时光的长河流淌至今,邯郸这座古老而迷人的城,恰似一位盛装出镜的佳人,施施然从绵长古韵中走出,步入聚光灯下,执过往风华与当下活力,演绎着一场场令人目不暇接的精彩大戏。
“夜游广府”“夜游响堂”开启千年时空隧道,古建披彩、如梦如幻,遥忆往昔烽火,亦映现世绮梦;大名集荟夜市活脱脱将《清明上河图》市井盛景挪至当下,华灯熠熠、美食铺陈,一摊一食、一嗓一调皆为邯郸文化的鲜活烙印;光明大街成语灯箱宛如悬于城市上空的“文化银河”,行人置身光影,恰似踏入历史长河,触摸古人智慧哲思;邯郸成语文化特色街区鳞次栉比的文创店就像一个个文化创意“盲盒”,打开后琳琅满目的奇思妙想令人惊叹不已;新华街国潮创意节为传统文化注入全新活力,吸引着更多人来探索这座城市的奥秘;邯郸道历史文化街区抖去斑驳尘埃,一朝光彩重焕,卓然盛装而立,将昂首成为无可争议的文化新地标……
漫步在如今的邯郸街头,现代喧嚣与古老静谧相互映衬,“协奏”出独特的城市韵律——博物馆里,VR幻境轻触穿越之门,赵王盛景、市井烟火皆在咫尺,虚实交错间历史不再尘封;回车巷口,时尚咖啡店飘出的醇香与传统美食摊散发的烟火气相互交织缠绵,让人真切感受到邯郸千年不变的包容与多元;各景区内,人们将成语故事“绣”上服饰、“刻”入摆件、“演”于舞台,古老文化元素借现代设计“还魂”,引得游客流连忘返。
邯郸,是磁州窑火所蕴含的不朽精神,于千年传承中释放创新伟力;是胡服骑射所彰显的革新胆略,于世代更迭中激励进取之魂;是红色记忆所承载的热血信念,于时光淘洗中化为城市品格……当你踏入这块神奇的土地,着一袭战国袍,穿梭于赵都古街,便能感受到人文滋养、沉浸于烟火日常,妥妥地把自己嵌入邯郸这首华彩长诗里,成为鲜活灵动、续写传奇的妙笔一行。
是以邯郸,是以胡服铁骑卷沙狂,是以将相赤心擎国梁,是以滏河翠带挽新妆,是以丛台傲影立斜阳,是以成语珠玑镌史笺,是以赓续人间岁月长!
作者:武君苗
来源:(新邯郸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