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郸涉县:以“和美”为笔 绘乡村振兴新画卷
来源: 长城网  霍文龙 何晓芳
2025-03-26 11:00:18
分享:

  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讯(记者 霍文龙 通讯员 何晓芳)近年来,邯郸市涉县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为突破,不断提升人居环境舒适度、优势产业集聚度、基础设施完备度、公共服务便利度、乡村社会善治度,着力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先后打造了83个省级和美乡村、13个省级示范村,建成太行红河谷省级和美乡村示范区,让乡村既有“颜值”又有“内涵”。

  为全面做好人居环境整治,涉县始终坚持聚焦顶层谋划,高位推动全域共建,实施全域规划、连片打造,制定了《和美乡村建设实施方案》《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方案》等文件,将全县17个乡镇(街道)的308个村划分为“完成较好、基本完成、有待提升”三个档次,大力推进和美乡村集中连片建设。

  “收垃圾啦、收垃圾啦……”一大早,涉县龙虎乡龙虎村保洁员李三有就像往常一样开着垃圾清运小车挨家挨户收集垃圾。“我们脏点累点没啥,方便了群众,更美了环境,这个最重要!”朴实的李三有一边收垃圾一边呵呵地笑着说。

  涉县将人居环境整治作为乡村振兴的基础工程,通过每年春季开展城乡人居环境整治、拆违治乱、造林绿化三项行动,采取无害化污水管控模式,保洁公司清运农村垃圾,创新开发“随手拍”微信小程序,建立清洁积分制等形式,聚焦常态长效,高标准推动环境整治,凝聚全民共治共享的强大合力。

  截至目前,该县已累计拆除违建乱建73万多平方米,栽植各类苗木20多万株,创建美丽庭院1.2万多户,整改问题户厕3.9万多座,完成174个村生活污水治理,治理率达到56.3%,全县308个村实施了一天两扫、全天捡拾、日产日清,实现城乡一体化垃圾处理。

  产业集聚富乡村,生活和美乐无穷。在涉县河南店镇赤水田岸农旅产业示范园区、王堡村,一排排蔬菜、水果温室大棚整齐有序地排列在田间,棚外春寒料峭,棚内智慧恒温,大型商超直采、农贸市场批发、亲子采摘游等形式,让新鲜瓜果从这里“飞”向群众的餐桌。

  为了让农民群众的腰包鼓起来,涉县不断强化农旅融合,围绕“富民”壮大农业特色产业,高质量推动乡村和美共富。重点发展中药材、冷水鱼、干果等特色产业,打造了省级“石岗—连泉农旅产业走廊”,索堡镇获评“全国农业产业强镇”,大洼、刘家等村入选全国旅游重点村。

  中药材是涉县的特色产业,为此该县全力打造连翘“一县一品”,积极推进以岭中药材基地版块中心建设,建成中药材产地仓,培育特色品牌,涉县连翘年销售3000多吨,占全国市场额的四分之一以上,现有连翘分布面积30万亩。大力开展“一品一播”,建成17个乡镇直播带货基地,优选梯田小米、连翘茶等127种“涉县好物”组建直播产品库,累计直播场次9900多场,实现销售额7600多万元。2024年底,该县村集体收入达到10万元以上的就有291个,占94.4%。

  “这是我父亲,曾经参加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回来以后和黄继光母亲的合影……”在涉县偏城镇畔峪村村史馆内,该村管理员袁寿昌指着泛黄的老照片,向大家讲述着那段过往的故事。

  这座村史馆是该村利用村内闲置用地建起的,馆内一幅幅老照片、一个个老故事,将村庄的历史变迁、文化底蕴和村民的奋斗历程娓娓道来,村史馆外的广场上,村民们正沐浴着春日暖阳休闲健身。

  涉县的乡村不仅风景秀丽、基础设施完善,而且舒适方便、和谐安定。该县在13个乡镇建成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实现了乡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全覆盖,各村成立了“干部+乡贤+法律顾问”矛盾化解机制,三星级以上平安村达标率89%;创建省级以上民主法治示范村19个。

  涉县固新镇“红小帽”爱心服务队、小小红色讲解员志愿服务队等一个个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团队活跃在田间地头,为群众送去党的政策和贴心服务,帮助农民群众排忧解难。

  如今,行走在涉县的乡村田野,乡村振兴的壮美篇章正在这里谱写,涉县将以更加坚定的决心、更加扎实的举措,持续推进和美乡村建设和人居环境整治,让广大农民群众在乡村振兴中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关键词
涉县,乡村,人居环境,邯郸,画卷
责任编辑:张隽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