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发布会】邯郸市就2025年防汛工作召开新闻发布会
来源: 长城网  张隽
2025-07-23 17:19:00
分享:

  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讯(记者 张隽)7月23日下午,邯郸市政府新闻办就邯郸市2025年防汛工作召开新闻发布会。邯郸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副主任、邯郸市应急管理局副局长王宏伟介绍邯郸市2025年防汛工作情况,邯郸市水利局水旱灾害防御科科长贾剑锋、邯郸市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局城市排水管理中心总工程师董淑贤、邯郸市气象局气象服务中心主任王洪峰,共同回答媒体记者提问。实录如下:

  邯郸市委宣传部四级主任科员 冯路璐:

  各位记者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欢迎出席邯郸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新闻发布会。

  本场发布会的主题是邯郸市2025年防汛工作。

  今天,我们邀请到了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副主任、市应急管理局副局长王宏伟先生,请他介绍我市2025年防汛工作情况。同时,我们还邀请到了市水利局水旱灾害防御科科长贾剑锋先生、市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局城市排水管理中心总工程师董淑贤女士、市气象局气象服务中心主任王洪峰先生,他们将共同回答大家关心的问题。

  首先,请王宏伟副局长作介绍。

  邯郸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副主任、邯郸市应急管理局副局长 王宏伟:

  各位媒体朋友:

  大家好!

  感谢大家对我市防汛工作一如既往地关注和支持。下面,我介绍一下全市2025年防汛重点工作任务。

  市防汛抗旱指挥部树牢底线思维、极限思维,立足“防大汛、抗大洪、抢大险、救大灾”,始终坚持“以防为主、防救结合”,全面做好防汛抢险救灾各项准备,确保安全度汛。

  首先,向大家介绍一下防汛工作总体情况。

  我市汛期为6月1日至9月30日,7月10日至8月10日为主汛期,“七下八上”为防汛关键期。据气象部门预测,今年汛期(6—9月)我市气候情况总体偏差,降水量较常年偏多二到四成,暴雨过程偏多,主汛期出现极端强降水可能性大,漳卫河系、子牙河系发生较大洪水可能性较大,防汛形势严峻复杂。

  下面,介绍一下防汛准备情况。

  一是提前安排部署工作。我市坚持早启动、早安排、早推进,市委常委会会议、市政府常务会议多次研究部署,市防办结合我市防汛经验教训和今年防汛重点任务,先后制发《2025年全市防汛抗旱工作要点》《关于切实做好防汛备汛工作的通知》等文件,督促指导各部门充分发挥职能,进一步细化实化任务分工,强化协调联动,吸纳气象、城管、自然资源、文广旅等10个成员单位参加汛期防汛专班,进一步建立健全专班值守、会商研判等工作机制,切实强化防汛指挥应对。

  二是细化压实防汛责任。结合我市实际,及时调整了市防指组成人员,全面核定了各级各类防汛责任人,核实明确主要河系、大中型水库等各级各类防汛责任人共计2755名,切实拧紧防汛责任链条。

  三是足量配备物资装备。充分考虑极端条件下物资需求,足量配备防汛抗旱物资共计6296万元,其中市级防汛物资1388万元,县级4908万元;落实救灾物资总价值1833.83万元,共计69类13.18万件;做好全市5323处避难场所食品药品、供电供水等各项准备工作。对全市794部卫星电话和1752部对讲机全面检查,确保应急通讯畅通。

  四是持续排查整治隐患。组织各县(市、区)和市防指相关成员单位,针对行洪河道、水库、涉水涉河在建工程、蓄滞洪区、山洪地质灾害村、城镇低洼易涝区、涉水景区等部位,排查风险点位8953处,发现隐患351处,均整改到位或制定度汛应急方案。按照“汛期不过、排查不停、整改不止”的要求,持续开展防汛风险隐患排查整治,立行立改,动态清零,及时消除安全隐患。

  五是完善预案强化演练。组织各级各相关部门重点围绕责任落实、信息预警、转移避险、应急处置等方面,修订主要行洪河道、水库、蓄滞洪区、南水北调、山洪灾害防御预案、在建水利工程度汛预案、地质灾害应急预案等各类防洪预案和群众避险转移预案550个。强化极端暴雨、超标准洪水情况下的超常规应对举措,开展防汛综合演练和群众转移避险演练3534场次,参加人数28.24万人次,各县(市、区)均开展了至少一次县级综合应急演练,受威胁区域乡、村群众避险转移演练全覆盖。

  六是梯次布置抢险队伍。全市各级各类抢险救援队伍共计6252支、15.88万人,其中专职救援队伍104支、6863人,行政(事业)单位救援队伍480支、14427人,基层抢险队伍5668支、137595人。统筹抢险救援力量,科学编成救援梯次,构建了以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和森林草原消防专业队伍为主力、大型企业专业救援队伍为协同、解放军和武警部队为突击、社会力量为辅助的应急救援体系,确保遇有情况,及时出动、有效应对。

  七是广泛深入培训宣传。邀请国家知名防汛专家授课,通过省委组织部专题网班和集中培训等形式,组织开展全市防汛业务知识专题培训725次,培训33720人次。借助立体多维的广播、电视、新媒体等宣传手段,普及防汛避险知识,提高干部群众的防汛防洪意识和避险自救能力,共发放明白纸、宣传手册等各类宣传材料2.73万份。

  目前我市已进入主汛期,全市上下将不断提高防汛指挥和决策部署能力,狠抓末端落实,确保各项措施落地见效,做到严防死守,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感谢王宏伟副局长的权威发布。

  邯郸市委宣传部四级主任科员 冯路璐:

  下面进入提问环节,请记者朋友举手示意,并通报您所在的新闻机构。

  一、今年邯郸市水利局在防汛备汛方面都做了哪些工作?

  邯郸市水利局水旱灾害防御科科长 贾剑锋:

  市水利局高度重视防汛备汛工作,今年具体做了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及早安排部署。2月13日组织召开全市水利系统工作会议,对全市水旱灾害防御工作进行部署。补充更新了水旱灾害防御专家库,落实专家281名,为水工程抢险做好技术支撑。二是开展隐患排查。组织各县(市、区)和水利工程管理单位逐河逐库进行拉网式排查,检查发现197个问题,汛前已全部完成整改。三是落实各级责任人。今年共落实水库、蓄滞洪区、河道内村庄、河道堤防险工险段、南水北调、山洪灾害防御等各类防汛责任人2755人。四是抓好预案修订完善工作。组织各县(市、区)对水库、主要行洪河道、蓄滞洪区、山洪灾害防御等422个防洪预案进行修订,汛前全部按程序报批。五是狠抓山洪灾害防御工作。组织各山区县对山洪灾害监测预警和群测群防设施进行排查巡检,发现问题及时处置。组织各山区县复核山洪灾害受威胁人员共4866人。六是摸清受威胁区域人员。组织相关县(市、区)梳理河道、蓄滞洪区、山洪灾害等受威胁人员共计26.7万人。

  二、今年邯郸市山洪灾害防御都采取了哪些措施来避免出现群死群伤?

  邯郸市水利局水旱灾害防御科科长 贾剑锋:

  我市山洪灾害防御工作可以说点多、面广,防守任务重、责任大,为防止群死群伤的情况发生,我们重点做了以下几项工作:一是明确防御责任。落实全市山洪灾害防御县、乡、村三级行政责任人和村级监测、预警、转移责任人以及县级预警责任人共计1262人,明确防御职责;修订完善山洪灾害防御县、乡、村三级预案342个;全市273个受山洪威胁村均安装了警示牌和宣传栏,向防治区内群众发放宣传册3226本、明白卡(纸)3078张;二是做好监测预警。汛期,全市8个县级山洪灾害监测预警平台均由专人24小时值守,紧盯每一个降雨过程,利用防治区内330处山洪灾害雨情自动监测站和覆盖全市273个受山洪威胁村的无线预警广播、简易雨量监测站、手摇报警器、铜锣等设施进行监测预警;三是开展培训演练。对各级山洪灾害防御责任人、基层监测预警设备使用人员和汛期值守人员开展相关业务培训,共计培训2112人次;并在273个受山洪威胁村开展避险转移演练,确保发生险情时能够临危不乱、迅速转移;四是及时发布预警。根据气象部门预报和雨水情监测情况,及时通过短信、微信、广播等多种形式向各级责任人、相关部门和受威胁群众发布预警信息。同时落实各级山洪灾害预警“叫应”机制,实现预警响应闭环管理,确保预警信息传达到位,解决预警信息传达最后一公里的短板。

  三、请问邯郸市城管执法局将采取怎样的应急措施来应对城市内涝?

  邯郸市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局城市排水管理中心总工程师 董淑贤:

  我局制定了完善的城市排水防涝应急预案。一旦天气预报预警强降雨天气,将迅速启动防汛应急预案。各防汛分队会依照预案要求,第一时间奔赴各自负责的路段。重点区域的移动泵车会迅速到位,担负起关键地段的强排任务;护桥人员坚守在地道桥等重点部位,密切关注积水情况,一旦积水超危险阈值,如京广铁路地道桥积水深度达0.3米威胁车辆及行人安全时,防汛办立即下达断交指令,联动交警迅速对地道桥两侧进行交通管制,设置交通管理设施,疏导过往车辆及行人,保障安全。泵站值班人员及时就位,满负荷抽升,同时安全巡查组不间断对地道桥周边道路进行巡查,防止次生灾害发生。我们还不断完善与气象、水利、应急、交警等部门的协调联动机制,及时获取气象信息,提前做好防汛部署,通过开展防汛避险应急演练,提升汛期应对处置和现场救援能力,确保在面对突发汛情时能够迅速响应、积极处置、高效应对,全力保障市民生命财产安全和城市交通基本畅通。

  四、请介绍一下今年以来全市降水情况以及汛期的天气形势。

  邯郸市气象局气象服务中心主任 王洪峰:

  今年以来,截至7月22日,全市平均降水量 201.6毫米,较常年偏少二成,较去年偏多一成。

  入汛以来,全市平均降水量124.1毫米,较常年偏少三成,较去年偏少一成。各区(县)降水量在62.2~180毫米,肥乡最多、磁县最少,各地降雨量较常年多寡不一,其中磁县、临漳、鸡泽偏少三至五成,肥乡、邱县偏多一成。市区降水量115毫米,较常年偏少二成,较去年偏多二成。

  2025年汛期天气形势:根据历史数据分析,近十年(2015—2024年)我市汛期(6—9月)天气气候复杂性、极端性明显增强。一是汛期降雨量年际差异大。2021年最多为879毫米,2015年最少仅为213毫米,相差666毫米。二是极端暴雨天气多发、频发。先后出现了“16.7”“21.7”“23.7”三次特大暴雨过程。三是雨季开始时间有所提前。2020—2022年我市连续3年于7月10日前后进入雨季,较常年偏早10天左右。今年副热带高压于6月末至7月初北上华北,较常年偏早近20天。受北上副高影响,6月28日—7月5日我市降雨明显增多增强,周平均降雨量达到73毫米。后期副高持续西伸北抬,将主要降雨区北推至山西、冀北、内蒙古一带,根据中国气象局监测,2025年华北雨季于7月5日在内蒙古中部首先开始,较常年(7月18日)偏早13天,为1961年以来最早。根据最新气候预测,预计今年汛期我市降水量较常年偏多二至三成,盛汛期出现极端强降雨可能性大,短时强降水、雷暴大风等强对流天气偏多,强度可能偏强,发生局地洪涝灾害的风险较高,需特别关注。

  邯郸市委宣传部四级主任科员 冯路璐:

  感谢4位记者朋友的提问,感谢4位嘉宾的翔实发布与答问。

  本场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关键词
邯郸,防汛,新闻
责任编辑:张隽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