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记者 张隽 孟维仑
在魏县,梨园课堂有N种打开方式。它可以是气象局里一场与 “气象” 对话的科学探秘,也能是村庄梨园中一次触摸土地的农耕实践,让知识从书本里走出来,变成可看、可触、可体验的鲜活存在。
走进魏县气象局,梨园课堂便多了几分 “科技感”。梨树的生长离不开实时更新的气温、降水、日照,在气象工程师的指引下,同学们凑近自动气象站模型,看清温湿度传感器、雨量筒的运作原理,听着 “每一组数据都在守护梨园生长” 的讲解 —— 原来梨花粉的萌发需要特定温度,果实膨大期离不开精准的降水预测,那些跳动的数字,竟是连接 “天气” 与 “果实” 的隐形纽带。
在前闫庄村的梨园里,连片的梨树枝叶映入眼帘,沉甸甸的梨果挂满枝头。村书记魏余蛟当起了授课老师,手把手教孩子们辨认梨果的成熟度,演示疏果的技巧。孩子们认真听讲,并在梨园里尽享摘果的乐趣。
当气象知识遇上乡土实践,当孩子触碰到土地的温度,魏县的梨香便不再只是嗅觉的享受,更成了串联起自然、科学与生活的生动课堂。快来魏县,开启属于你的研学之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