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郸广平:产量质量双提升 农业科技助力经济作物降本增效
来源: 长城网  张隽 武小凯
2025-03-19 10:34:50
分享:

  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讯(记者 张隽 通讯员 武小凯)春回大地,万物复苏,3月13日,在邯郸市广平县中祥农业油菜薹种植基地设施大棚内,工人们正在有序开展棚内管护工作。

  作为三产融合型企业,中祥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以农业种植、农产品深加工为主,年产菜团子、槐花水饺、凉拌菜等各类食品8000吨。其中凉拌菜的主要原料之一油菜薹,就是该企业自主种植的。

  “我们对蔬菜的质量要求高、需求量大,但由于北方地区气候条件限制,一年当中可种植蔬菜时间较短、产量较小,需在南方地区大量收购蔬菜,会增加企业各项成本。”该公司总经理宋贵民说,现在该企业种植的油菜薹是华中农业大学培育出的一种新品种,适宜北方种植且生长周期短、产量高且易储存。

  据介绍,以前该企业每年需要在湖北、湖南等地购买5000吨菜薹才能满足自身生产需求,长途运输的费用加上途中蔬菜损耗3%左右,就让企业承担了近300万元的费用。

  如何在本地种植高质高产的蔬菜,节约企业生产成本,增加企业效益,一直是该企业探索的方向。

  “2022年,我们在湖北做市场调研时,了解到当地一种由华中农业大学新型杂交油菜薹已经实验成功,与以前品种不同,这种新品种具有早熟、高质高产、分枝性强、耐热耐寒、耐贮藏等特点,很适合我们企业需求。”宋贵民说道。

  据介绍,作为常用的时令蔬菜,菜薹生长受到气候条件限制,北方地区种植主要集中在9月份至11月份和来年开春各种植一茬,生长周期一般在60天以上,产量普遍偏低,亩产量约1000斤左右。

  “2022年6月,我们与华中农业大学研发教授进行联系,说明我的企业的需要,之后达成合作,培育适宜我们这种植的高质高产油菜薹‘华油杂1019’。”宋贵民介绍,同年九月,开始在本地进行小规模试种,在成熟周期、产量、菜薹色泽、口感等方面均取得预期效果。

  去年,中祥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在广平县当地种植油菜薹1700亩,以陆地种植来说,按每茬收获4次来算,亩产量能达到1500至2500公斤,极大缩减了企业在外地收购蔬菜的成本。

  宋贵民说,新品种油菜薹在每年3月份至6月份和9月份至11月份均可种植两茬,能有效提升产量;其次在日常管理方面,这种油菜薹每亩地能节省用水30立方米,这也大大节省了企业大规模种植上的费用;且相较于以前本地种植的菜薹颜色差、纤维粗、收获期短、不宜储存,新品种口感更甘甜、爽脆,适合进行深加工,在常规低温条件下要比以往品种多贮藏十多天不变质的特性有利于企业大量储存。

  此外,据了解,新品种油菜薹另一特性是既能入菜还能榨油。在9月份种植,收完3次菜薹后,到来年开春开花结籽后,还可以收菜籽进行榨油,达到“一菜两用”效果,于企业而言也能取得“一举两得”效益。

关键词
种植,产量,降本增效,经济作物,邯郸广平
责任编辑:张隽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