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奋进 双争有我 | 王月霞:扎根乡土二十余载 用爱点亮乡村教育
来源: 长城网  张隽
2025-09-15 11:16:57
分享:

  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记者 张隽

  在邯郸市临漳县有位扎根基层27年的乡村数学教师 —— 王月霞。她以 “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爱生如子、终身学习” 为核心理念,在三尺讲台上书写着 “最美乡村教师”的使命和担当,用行动诠释着教育的温度与力量。

  “1998年我被分配到镇上当了一名教师,从事这份职业其实带着一些偶然性。直到2002年我带了一届初中生,好多孩子后来考上重点高中的时候,我真正感受到了教师这份职业的光荣和成就感。”说起当教师的经历,王月霞告诉记者,自己在乡村学校任教兜兜转转了二十多年,现在任教的孙陶镇商村小学,一干就是18年。

  王月霞让学生在课堂上分组讨论。受访者 供图

  乡村学校教学设施简陋、师资力量有限、学生基础薄弱……面对各种挑战,王月霞始终秉持 “没有条件就创造条件”的信念。没有多媒体设备,她亲手制作教具;缺乏课外读物,她发动亲友捐书。她邀请村里老党员给孩子们讲红色故事;带学生参与 “家乡环保活动”,用热情与创意弥补硬件不足。曾有家长质疑她让学生带废旧物品做手工对学习没用,她耐心解释 “教育不仅是分数,更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最终孩子们的创意作品赢得认可,家长也主动参与筹备。

  在王月霞老师的课堂上,知识不再是冷冰冰的数字、符号,而是能触摸到生活温度、连接起成长故事的鲜活载体。2024年,因为教师调动,五年级科学课无人任教,她主动接下重担。讲解杠杆原理时,她带着学生就地取材,用铁锨翻地、钳子剪铁丝、剪刀剪纸,让抽象知识变得生动可感。用瓦楞纸板制作手摇发电机模型,当小灯泡被点亮的瞬间,孩子们对科学的向往也一同被点燃。她还带领学生开辟 “生物观察园”,种植蔬菜、养殖蚕宝宝;面对长方体表面积这一难点,她带领学生用泥土捏模型,通过切割观察切面变化,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知识,她说:“最好的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孩子们心中求知的火种。”

  王月霞在为学生讲解数学题。受访者 供图

  王月霞对学生的爱,不仅在课堂上,更在对每个学生的关怀里。班里有一些孩子是留守儿童,她会密切关注孩子们的心理状态,经常与他们聊天,帮助学生解决症结。她格外重视留守儿童自信心的培养,通过 “迎中秋讲邯郸成语故事”“我为祖国妈妈送祝福” 等活动传承文化,还让学生四人一组轮流当 “小老师”,看着孩子们从怯场到落落大方,她最大的欣慰。

  多年来,县城学校的调任邀请从未间断,王月霞看着班里孩子们稚嫩的脸庞和一双双求知的眼睛,她一次又一次选择留下来。“要给学生一碗水,教师必须成为奔涌的泉”,这是王月霞常挂在嘴边的话。为此,王月霞从未停下脚步,每周阅读教育期刊、参加线上名师讲座,将新课标理念和先进教学方法融入课堂,她也常常将日常听到的社会热点、时政新闻讲给学生们听。

  27年坚守,王月霞收获了邯郸市特级教师、河北省优秀乡村教师等荣誉。当毕业学生说 “您教会我的不仅是知识,更是做人的道理” 时,她总热泪盈眶。在她心中,乡村教师的美,在于日复一日的坚守与奉献, 在简陋教室里播撒知识种子,为留守儿童点亮心灵灯火,在乡土之上耕耘教育希望。扎根在乡村,只因她深知:乡村的孩子,值得最好的教育;这片土地,值得最美的坚守。

关键词
王月霞,乡土,乡村教育
责任编辑:张隽
TOP